你以为电子烟就不是烟了?它的危害你要当心了!

01
什么是电子烟?
电子烟原本是作为烟草的替代物以助戒烟,常见的烟油型电子烟一般由烟杆、雾化芯及雾化仓三部分组成。电池设置在烟杆内,雾化芯设置在烟油室内。

电子烟液(烟油)主要成分为尼古丁、有机溶剂(1,2-丙二醇和丙三醇)、食用香精、烟碱、添加剂等,烟油受热形成多种口味的烟雾,给使用者带来“吞云吐雾”的快感。

02
电子烟真的能帮助戒烟?
答案是:不能!很多人只是把卷烟换成了电子烟,并继续保持对一种有害物质的成瘾。这并不是普通人理解的完全意义上的“戒烟”。WHO不建议将电子烟作为辅助戒烟工具。美国疾控中心明确警告:电子烟含有尼古丁等多种有害物质,使用电子烟不仅有害,吸食过量可致死,而且吸食电子烟的人,将来还会更有可能吸食卷烟,成为新烟民。《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指出,有充分证据表明电子烟是不安全的,会对健康产生危害。


03
电子烟危害?
1、电子烟中多含有成瘾物质尼古丁。青少年接触尼古丁可能影响大脑发育,导致学习障碍和焦虑症。由于电子烟产品鱼龙混杂,生产缺乏监管,很多电子烟的实际尼古丁含量要远超标签含量,对人体的危害难以预料。

2、电子烟加热后释放的气溶胶可产生甲醛、烟碱、亚硝胺、苯等致癌物,且随着电子烟的功率和雾化温度增加,致癌物质的释放量成倍增长。

3、电子烟的烟雾中存在数十种重金属,以镍和铬含量最多,具有致癌作用。

4、调味剂加热后可增加自由基的释放量,会直接刺激人体呼吸道,鼻腔和口腔黏膜,出现咳嗽、咽炎和咽喉炎等。

5、气溶胶里的2,3-丁二酮可加重呼吸道炎症,严重时还可堵塞所有小气道,形成“爆米花肺”。
04
电子烟市场缤纷复杂.
2021年1月22日,中国某电子烟企业正式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开盘当日便受到爆炒,股价开盘暴涨104%,直接触发熔断停牌。重新恢复交易后,盘中股价最高涨幅达158%,收盘涨145.9%,市值达到458亿美元,近3000亿人民币。
2020年8月底,因疫情延期4个月的2020年IECIE电子烟展终于在深圳开幕。占据了深圳会展中心三个展馆,400多家电子烟产业链企业,涉及2500多个品牌齐聚展会。

要知道,如此盛况还是在疫情影响下和数百家电子烟相关企业已经注销或吊销的“困境”中获得的。
我国烟民现在达到3.5亿人,平均每四个人就有一个烟民。巨大的利润空间、庞大的潜在市场,让无数人的眼光投向了这个行业,导致了电子烟品牌五花八门,层出不穷。
在潮流之下,电子烟大有替代传统香烟的趋势,那么电子烟真的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吗?
05
电子烟的危害难以想象.
“入门效应”已成共识
人们曾经认为电子烟是传统香烟的安全替代品,如今,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电子烟不仅有害,还可能让人产生烟草成瘾的“入门效应”(Gateway Effect)——即使用电子烟会使本来不吸烟的人产生尼古丁依赖并进而成为吸烟者。而在这类人群中,青少年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2021年1月11日,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公共卫生学教授约翰·皮尔斯博士和其团队在《儿科学》上发表了一篇青少年使用电子烟与日后烟草使用关系的研究,发现使用电子烟会直接导致青少年日后烟草成瘾。这一研究和此前公共卫生学界的多项研究结论吻合:青少年好奇心强,容易在不完全了解其健康危害的情况下产生尼古丁依赖,进而发展为长期吸烟者。
约翰·皮尔斯团队的这项跟踪研究始于2014年,研究团队选取了12-24岁的青少年及年轻人作为研究对象,并在之后的四年每年随访。研究者发现,青少年会随着年龄增长烟草依赖加强。
2014年,约翰·皮尔斯团队首次调查时,45%的被访者曾至少尝试过一种烟草制品。而到了2017年,这一数字上升到62%,其中72%的人尝试的烟草制品是电子烟。烟草依赖的效应也随着时间推延逐渐明显。2014年时,吸烟者里仅有12%的人是每日吸烟者,一年之后,这一数字上升到50%。在多种烟草制品的混合使用者中,电子烟使用者日后成为每日吸烟者的几率是不吸烟人群的三倍。
“在这些数据里,我们发现,电子烟形成的‘入门效应’让非吸烟者走向真正的烟草成瘾。”研究的第一作者约翰·皮尔斯博士说。
这一结论还预测了美国青少年急速上升的电子烟使用率将导致日后烟草成瘾率的大幅上升。
2018年,美国国家科学、工程和医学院(NASEM)发布了一份证据详尽的关于电子烟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报告,涉及识别和检八百多个通过同行审议的科学研究,多项研究指出电子烟的使用增加了非吸烟者日后吸烟的频率和强度。
我国2019年烟草调查结果也发现,过去5年,初中生听说过电子烟和现在使用电子烟的比例显著上升,从未吸过电子烟的中学生在接触电子烟之后的12个月内更有可能尝试其他烟草制品。
公共卫生学者提醒,大多数关于“入门效应”的研究来自于发达国家。这些国家的控烟基础相对较好。而在多数中低收入国家,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烟的禁令执法不力,烟草的税率和定价相对较低,卷烟被广泛使用且在文化上根深蒂固,所有这些现状导致中低收入国家的青少年从使用电子烟转向吸卷烟的可能性更大,电子烟的“入门效应”会更强。
中国有超过3亿烟民,其中一半以上的吸烟者在20岁以前就开始吸烟,电子烟的出现成为青少年接触烟草的新途径,遏制青少年及年轻人接触电子烟将会是今后控烟的关键。
有助于戒烟?还未经证实
因此,电子烟“有助于戒烟”这一说法还没有得到完全的证实,使用电子烟依然要保持理智。
电子烟的危害可能被低估
除了诱人口味和多彩外观,商家着重宣传的就是电子烟的“健康”“与自然的对话,就从清新的口吻开始”“减少身体负担,不打扰身边人”等宣传语,配以电子烟民和不吸烟者亲密接触或轻松愉快交谈的场景图片,极易给人造成电子烟不产生二手烟的错觉。
事实是怎样的呢?

因此,电子烟对人体的危害是超出想象的。在电子烟迅速流行的态势下,越来越多的公共卫生专家呼吁,政府应尽早做出干预。
06
国家提高重视,乱象有望被政治.
“自由而残酷”是目前电子烟行业的真实写照。
在此之前,2019年11月,国家烟草专卖局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通告》,要求各类市场主体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

同时,通告还敦促电子烟生产、销售企业或个人及时关闭电子烟互联网销售网站或客户端,电商平台及时关闭电子烟店铺并将电子烟产品及时下架,电子烟生产、销售企业或个人撤回通过互联网发布的电子烟广告。
总之就是:不许在网上卖了!
这对主要靠线上销售的电子烟产品如同晴天霹雳,有资本加持的大品牌开始仓促布局线下门店,而更多无力布局线下市场的小品牌则在低价清完库存后草草退出市场。
刚刚进入“风口”的电子烟,瞬间跌入谷底。
电子烟,是一种新兴的电子产品,对于喜欢电子产品和新鲜事物的青少年来说,尤其具有诱惑性,一旦吸食,容易上瘾,很难戒掉。这就要求学校和家长共同做好学生宣传教育工作,让学生及更多的人了解电子烟危害知识,自觉抵制电子烟,远离电子烟,健康幸福成长!
团委新媒体中心出品
图文编辑 | 许承艺
图文来源 | 转载(共青团中央、关注金林)
校对审核 | 李梦茹
共青团江西省电子信息工程学校委员会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